“农”墨重彩促振兴,津沽大地绘新卷!
(原标题:“农”墨重彩促振兴,农津沽大地绘新卷!墨重)
“农”墨重彩促振兴 津沽大地绘新卷
秋风漫过津南大地,彩促大庆市某某机电设备售后客服中心53亩巨型稻田画在小站镇会馆村的振兴田野间铺展——紫、黄、津沽卷绿等五色秧苗勾勒出“上合回家 相约天津”的大地动人图景,两只稻穗缠绕的绘新手象征合作,远航的农货轮诉说港口风情,万里长城的墨重轮廓里藏着文化自信。
宁河区木头窝村实施“净化、彩促绿化、振兴美化、津沽卷靓化”工程,大地将村庄打造成“人在景中住,绘新村在画里藏”的农公园式村落,发展乡村旅游累计接待外埠游客3万余人次,成为天津乡村旅游的样板。
静海区吕官屯村立足“耕读传家”的文化底蕴,发展乡村研学产业,大庆市某某机电设备售后客服中心全年接待3.8万人次,“红色研学+农文旅融合”的模式让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024年天津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活污水均得到有效治理,累计建成30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愿景在津沽乡村变为现实。
人才与文化振兴
为乡村注入“灵魂”
人才赋能与文化振兴同向发力,为乡村振兴注入独特“灵魂”。在宝坻区赵家湾村,“五星村”的牌匾悬挂在村委会最显眼的位置,村两委班子推行“党员联户包保机制”,每年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百余件,“幸福赵家湾”积分制让村民自治有了量化标准。
津南区西小站村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重塑军民情·我要送军粮”红色教育研学基地,年均接待游客1.1万人次,年文旅收入25万余元,让红色基因在乡村传承。
天津还注重引育结合汇聚人才力量:从农业致富带头人引领产业发展,到科研院校专家量身定制发展方案,再到“新农人”主播通过直播带货推广农产品,人才“软实力”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2024年天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715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76:1,继续保持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省份,共同富裕的底色愈发浓厚。
文旅融合:乡村旅游打开“绿水青山”转化新通道
“年接待游客3802万人次,综合收入80亿元!”2024年天津乡村旅游交出的成绩单,彰显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实践。从蓟州区的深山民宿到西青区的稻田音乐会,从宝坻区的渔生态小镇到宁河区的湿地景区,天津以“最美风景 津郊‘乡’约”为主题,推动乡村旅游与文化、研学、体育、康养深度融合,让“点上靓化、线上成链、面上皆景”的旅游格局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农文旅”融合
打造“网红打卡地”
以“农”为基、“文”为魂、“旅”为桥,聚力打造热门“网红打卡地”。在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以丰收为支点,以“农文旅”为杠杆,不仅打造了巨型稻田画,还设置了“小站的稻海很NICE”、“在希望的田野上”等多个打卡点,稻田观光小火车穿梭于金色稻浪间,现代农业与田园风光相结合的完美画卷在津沽大地徐徐铺开,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和游客驻足打卡。不远处,游客还能体验稻蟹共养带来的钓蟹乐趣。
西青区王稳庄镇的“稻海直播间”里,东兰坨村党委书记卞洪璐正带着村民展示传统编织技艺,身后是180度环绕的稻田画,赤、黄、白、紫、黑、浓绿六色稻秧组成的“画中闻稻香,遇见王稳庄”字样在直播间里格外醒目。这个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4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路线”的“大美稻香”项目,年接待游客3万至5万人次,通过“稻田画+直播带货”的模式,让“流量”转化为村民增收的“留量”。
蓟州区下营镇不知山乡宿以“叶子型”建筑为特色,用毛石、防腐木打造自然纯粹的居住环境,26套客房常年爆满;穿芳峪镇穿芳峪村依托山水资源创建3A级景区,让游客在体验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乡土文化;宁河区七星岛湿地风景区仅用47天完成生态修复,呈现“微缩版七里海湿地”风貌,“五一”运营以来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生态+旅游”的模式让乡村焕发新活力。
“体育+乡村”
激活消费新场景
以体育为纽带赋能乡村,打造消费新场景、释放发展新活力。宝坻区潮白河渔生态小镇的湖边,全国休闲钓鱼公开赛正在激烈进行,6000余名参赛选手角逐的同时,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超2000万元。这个以“渔文化”为主题的小镇,全年举办商业赛事20余场,参与人数达2万余人次,“以赛促游”的模式让乡村成为体育爱好者的乐园。
“欢乐东丽湖”“宁河七里海”半程马拉松吸引京津冀、江浙沪跑者参赛,村超、村BA、农民广场舞大赛汇集300支队伍、3500名运动员,“体育赛事+乡村非遗集市+津农精品展销”的组合,让乡村旅游从“观光型”向“体验型”转变。
蓟州区投资1.35亿元的潮玩谷项目、西青区树蛙部落音乐会等新业态,更让乡村成为年轻人休闲度假的首选地,2024年节假日期间,天津乡村旅游接待量同比增长23.5%,“说走就走、不挤不贵”的乡村游成为消费新潮流。
京津冀协同
拓展旅游新空间
以京津冀协同为纽带,打破地域壁垒,拓展乡村旅游发展新空间。在天津市乡村休闲旅游协会的办公室里,京津冀休闲农业旅游精品线路的地图铺满桌面——131条线路串联起三地的特色乡村、农业园区、民俗景点,让“一小时生活圈”变成“一小时旅游圈”。
天津与北京、河北签署京津冀休闲农业战略合作协议,举办协同发展论坛,推动三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品牌共建;京津保乡居民宿产业联盟的成立,为乡居民宿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市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梳理2200间闲置农房,打造“天津院子”系列产品,推出“津趣研学游”“津味民俗游”等5大主题16条精品线路,全年引流10万人次;“水韵西青 入画杨柳”海河游船航线、蓟州特色列车的开通,更打通了城乡旅游的“最后一公里”,让京津冀游客在天津乡村感受“不一样的乡土风情”。
振兴“三农”,天津绘就时代新画卷
站在西青区王稳庄镇核心种植区的高处远眺,金色的稻浪与彩色的稻田画交织成壮阔的图景,远处的智能加工车间机器轰鸣,冷链物流车正将新鲜的小站稻运往京津冀各地,田间的“新农人”主播忙着向网友介绍家乡的特产——这幅动静相宜的画面,正是天津三农建设的生动缩影。
2025年,天津正以“农”墨重彩的笔触,继续在产业振兴中筑牢科技根基,在乡村振兴中擦亮示范品牌,在旅游振兴中激活生态价值,朝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稳步迈进。
从一粒种子的创新突破,到一个村庄的蝶变升级,再到一片区域的协同发展,天津三农建设的每一步都坚实有力。正如那幅在津南大地绽放的稻田画,用科技勾勒轮廓,用匠心填充色彩,用情怀书写故事,未来的天津,必将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绘就更加壮阔、更加澎湃的时代新卷,让津沽大地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生机与希望。

(责任编辑:焦点)
-
一杯纯奶标准更新里的产业升级2025-10-15 09:34:3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王琴 ...[详细]
-
当地时间8月30日,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测定,美国内华达州瓦尔米地区发生5.3级地震。央视记者 吴汉婴) ...[详细]
-
sci论文润色机构怎么选?这家老牌机构能让接收率提升78.6%
第N次收到期刊冰冷的拒稿信,理由是:“Language issues make the manuscript incomprehensible.” (语言问题导致稿件难以理解)。实验数据再漂亮,创新点 ...[详细]
-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近日该校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分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洞察号InSight)探测器记录的数据,首次确证火 ...[详细]
-
[严惩!刘家公司化运营电诈]刘家早年以贩毒起家,被认为是缅北果敢最早系统性开展电诈的家族之一。他们借助商业集团,“公司化运营”电诈犯罪“产业”,将违法犯罪收益做到全链条覆盖。 将配套设施完善的房 ...[详细]
-
临近开学,南京头部高中二十九中最新高考“蹭饭图”流出!陆陆续续从网络上看到了2025届二十九中6张蹭饭图。其中1、5班是强化班、13和14是强化A班,16班是基地班,11班也是重点班。进南京择校家长群 ...[详细]
-
8月18日,日本外相岩屋毅在东京与来访的德国外长瓦德富尔举行首次战略对话,就两国通过防卫装备和技术合作推进“安全保障领域的协作”达成一致。这是近年来东京与柏林在军事领域合作不断增强的最新案例。对于 ...[详细]
-
新学期的教育政策变化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呀。此前关于课时减少、随机分班、高三周末双休变化就引发了家长圈热议。近日开学来临之际,广州、佛山、深圳、重庆等多个城市又传出来“教辅资料不准进校园”的消息。其实 ...[详细]
-
潍坊诸城一水库水现“石油色”,承包人称死鱼超3万斤,环保部门回应
这两天,山东省维坊市诸城市的李女士多次在网上发布视频,称她承包的水库遭遇到了严重污染,水体颜色呈石油色已经死鱼三四万斤,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污染还不清楚。湖上漂着不少死鱼李女士表示:她承包的这个水库位 ...[详细]
-
国家电网2025录用榜发布,6所双非上榜,中等生也可端稳铁饭碗!
上期为大家盘点了“铁饭碗”三桶油如何早日规划选科,今天继续带来同样是“铁饭碗”之一的国家电网。那么,想进入国家电网工作,报考哪些院校机会更大呢?下面是2025年进入国家电网工作人数排名top10 的高 ...[详细]